Veni, Sancte Spiritus,天主聖神,請降臨,
Reple tuorum corda fidelium:充滿你信眾的心:
Et tui amoris in eis ignem accende.並在我們心中燃起你的愛火。
V. Emitte Spiritum tuum, et creabuntur.V. 使我們蒙受再造之恩。
R. Et renovabis faciem terrae.R. 並使大地更新。
Oremus. Deus, qui corda fidelium Sancti Spiritus illustratione docuisti: da nobis in eodem Spiritu recta sapere; et de eius semper consolatione gaudere. Per Christum Dominum nostrum. Amen.請大家祈禱。天主,請以聖神之光,教導信眾的心,請以同樣的神,賜給我們理解的智慧,並在你的撫慰中,常喜樂。因我們的主基督。阿們。
預備經

求我們的主天主,賞我聖寵,使我的一切意向和行為,都為事奉讚美至尊無對的天主。

定像

歷史:「這裏是吾主耶穌在十字架上斷氣後,肉身雖與靈魂分離,可是仍與天主性相偕;他的靈魂也結合著天主性降到了冥府,救出義人們的靈魂;他回到墳墓,復活起來,靈魂與肉身一起顯現給他可讚美的母親。」 定像:「觀看地點。這裏可觀看墳墓和聖母的住處,以及寢室和祈禱間等。」

求恩

「祈求我所願意的。這裏是求天主賞賜聖寵,使我對吾主這般的光榮和福樂,感到歡欣雀躍。」

默想

1. 復活默觀的概況

關於默觀的資料,聖依納爵寫下了五端。第一端:觀看人物;第二端:聆聽言語;第三端:注視動作。第四端:耶穌的天主性,在受難時,隱藏了起來,現在在這至聖的復活中,借著種種真實、神聖的效果,又神妙地彰顯出來。第五端:以朋友之間的互相安慰作比較,看吾主耶穌怎樣擔任了安慰者的職務。

最後兩端是神操第四周所獨有的,也是第四周的一切奧跡默觀所共同的;我們特別要加以解釋。

2. 最後兩端的意義

聖依納爵常牢記耶穌基督是人而天主。所以在受難的默觀中,他叫我們存想耶穌基督人性的苦難,更存想天主性好像隱藏了自己;現今在復活的默觀中,他又叫我們在耶穌人性的光榮福樂中,看到耶穌的天主性,神妙地彰顯出來。耶穌死了,卻又自己復活了。這清楚證示他是天主。他的光榮復活,就是他天主性真實的、神聖的效果。他在復活後,顯現給許多人,安慰他們,把超性的生命賜給信徒們,用聖神的恩寵變化人心,更新了世界,更建立了教會,產生了無數聖德的佳果。

我們在默觀復活的奧跡中,常該因著耶穌人性的顯現,認出他天主性的光芒,因而欽崇他,讚美他,更切願努力事奉他,光榮他。我們更懇求他:把他的種種真實而神聖的效果賞賜給我們,好使我們將來有一天也獲享復活的光榮。

在第五端中,聖人叫我們格外默觀復活後的耶穌,在顯現的時候,怎樣安慰人。原來,神操第四周的目標,是分享耶穌的光榮福樂,是領受耶穌的安慰。聖人為使我們明白神慰的性質,叫我們存想朋友們怎樣彼此安慰。無疑地,天主的安慰,深深地變化我們的心,增加我們的信望愛三德,使我們充滿天上喜樂:這是遠超過人間的安慰,我們只能用言語,用態度,用行為,用物件,來表示他們的同情心,來解救我們身體方面的困難,來幫助我們獲得世上的利益,來激發我們聖善的思想;這是遠遠比不上全能、全知、全善、居住我們心中的天主,用神光、神力、神慰、神樂,來安慰我們。聖依納爵的意思,只是叫我們知道:復活後的耶穌,對於善人們,一片仁慈良善,要遷就我們的劣弱,像朋友一般來安慰我們。我們在默觀復活後顯現中,當然要懇求耶穌安慰我們,增加我們的信望愛三德,因而歡欣地跟隨他,踴躍地事奉他,興奮地光榮他。

聖依納爵在舉例中寫道:應當忠信地述出那所要默觀或默想的歷史事蹟。的確,神操書中有關耶穌奧跡的默觀,都是根據聖經的記載,或是撮述聖經的教訓,只有這「顯現給聖母」是例外。全部聖經,沒有提起這顯現。所以聖依納爵在「耶穌奧跡默想題材」中(神操書299條)解釋說:「首先顯現給他的母親瑪利亞。聖經雖然沒有明提這事,但既然記載他曾經顯現給那麼多的人,也算暗示顯現給聖母了」。

聖人的許多同時人,尤其是不恭敬聖母的異端教徒,一定仍舊要爭辯這論證的價值;所以聖人接著說:「聖經假定我們是有理智的,就如有一處寫道:「連你們也不明白嗎?」(瑪15:16)。我們也該知道,聖經古代教父們,都承認耶穌復活後,應該是首先顯現給自己的母親。

觀看耶穌在母親面前。就像自己也在那裏似地,觀看當時的情景,認出耶穌,他身上仍帶著傷痕,然而是光榮的傷痕。我們心裏十分快樂,又看見他們母子在一起了。聖母仍是他的母親,永遠都是。聖母因兒子的快樂而快樂,十分高興看到耶穌還活著。她用只有母親才會說的言詞表達出,重見聖子的喜樂。

基督受難那幾天,聖母痛苦到了極點。我們可以十分合理地想,基督第一,就會親自來安慰聖母。有一次,耶穌顯現給聖女大德蘭[1]。那時,聖女大德蘭心靈感受到一種極其強烈的神枯。聖女說:“他告訴我,他復活後去見我們的聖母,因為她有特別的需要,聖母心靈刺傷,非常痛苦;後來見了耶穌卻有一副樂不可支的樣子(我才明白我的那種痛苦很不同,童真瑪麗亞的應是多大的痛苦!),耶穌留下陪她很久,為了安慰她”。

對禱

按照心靈的狀況,用一個或數個對禱來結束。念《天主經》一遍。


[1] 參考TERESA DE JESÚS, Obras Completas, Relación 15, 6°, Ed. Manual. Revisado y notas por fray Tomás de la Cruz, O.C.D., Ed. Monte Carmelo, 3ª. Edición, 1982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