Veni, Sancte Spiritus,天主聖神,請降臨,
Reple tuorum corda fidelium:充滿你信眾的心:
Et tui amoris in eis ignem accende.並在我們心中燃起你的愛火。
V. Emitte Spiritum tuum, et creabuntur.V. 使我們蒙受再造之恩。
R. Et renovabis faciem terrae.R. 並使大地更新。
Oremus. Deus, qui corda fidelium Sancti Spiritus illustratione docuisti: da nobis in eodem Spiritu recta sapere; et de eius semper consolatione gaudere. Per Christum Dominum nostrum. Amen.請大家祈禱。天主,請以聖神之光,教導信眾的心,請以同樣的神,賜給我們理解的智慧,並在你的撫慰中,常喜樂。因我們的主基督。阿們。
預備經

求我們的主天主,賞我聖寵,使我的一切意向和行為,都為事奉讚美至尊無對的天主。

定像

「天主照自己的肖象造了人,就是照天主的肖象造了人:造了男人和女人」(創 1:27)。

求恩

我們要求天主賞賜我們恩寵,為按照我們受造的目的而生活。

默想

聖依納爵說:「人受造的目的,是為讚美、崇敬、事奉我們的主天主,因而拯救自己的靈魂」[1]

1. 聖人的意思是什麼?

聖人的意思是說,天主是人的最後目的。那麼天主是人的最後目的是什麼意思?意思是說,人做什麼,都是為了天主而做,都是為了達到他而做:吃飯、學習、工作、生活……都是為了愛慕他、事奉他。天主是人的最後目的,也意味著,只有天主,才能使人完全幸福。因此,人願意不惜任何代價,並付出一切來達到祂。天主是人的最後目的,也意味著,人把天主視為生活中最重要的,或更好說,唯一重要的。

「人縱然賺得了全世界而賠上自己的靈魂,為他有什麼益處?」(谷8:26)。

2. 那麼為什麼天主創造人的時候,要他追求這麼一個目的?

天主創造人,要他追求這麼一個目的,以使他完全幸福。天主創造人的理由是他願意人光榮他,不是因為天主需要人光榮他,而是因為人光榮了天主,就可以抵達天鄉而得到永福。

耶穌給門徒們講了葡萄樹的比喻以後,對他們說:「我對你們講論了這些事,為使我的喜樂存在你們內,使你們的喜樂圓滿無缺」(若15:11)。

3. 我們怎麼知道人應該追求天主,有如最後目的呢?

我們知道,就是因為健全的哲學,以及天主教的信仰是這樣教導的。

健全的哲學告訴我們,天主是為了他自己而創造萬物。他是那樣做的,不是出於自私,而是出於慷慨。為什麼呢?因為他創造萬物的時候,願意與受造物分享自己的存有、自己的美善,自己的真理。關於人呢,天主還願意與他分享自己的靈性,也就是說,天主有理智和意志,所以他願意人也有理智和意志,為使他能夠認識、愛慕自己的創造者。關於其他受造物呢,它們沒有理智和意志,所以不能認識自己的創造者,但是它們還能光榮天主。受造物怎樣光榮天主呢?就是以自己的存在而光榮他,以幫助人認識、愛慕天主而光榮自己的創作者。天主創造萬物的時候,就為它們定了這麼一個最後目的, 即光榮他。天主不能為它們定另一個目的,因為沒有比天主更崇高的存有。

「一切都是借著他,並且是為了他而受造的。他在萬有之先就有,萬有都賴他而存在」(哥1:15-16)。聖奧斯定說:「主……我們是為了你而受造的,除非安息於你,我們的心,得不到安寧」[2]

4. 那麼如果人不把天主視為自己的最後目的會怎麼樣

如果人不把天主視為自己的最後目的,就會把財物、聲望、榮譽、權勢、健康、美貌、肉體快樂或智慧,視為自己生命中最重要的東西。

人不可能追求兩個最後目的,例如:追求肉體快樂,同時追求天主;或追求健康,同時追求天主。「沒有人能事奉兩個主人:他或是要恨這一個,而愛那一個,或是依附這一個而輕忽那一個。 你們不能事奉天主而又事奉錢財」(瑪6:24)。

5. 那麼如果人把其中一個,例如:財物,美貌或肉體快樂,視為最後目的,他會不會幸福?

如果人所追求的不是天主,而是財物,美貌或肉體快樂等,他永遠不會完全幸福,因為他死以後,就不會看到天主:在世上,他沒有愛天主勝過一切,在來世也就不會有愛他、享受他的機會了。

6. 但是為什麼有些人追求財物,或肉體快樂就會幸福呢?

事實上,他們的幸福是短暫的,是假的,不能完全滿足人的一切渴望,客觀而言,這些東西,都沒有任何一個能夠使人心滿意足。

財物、聲望、榮譽、權勢、健康、美貌、肉體快樂或智慧,哪一樣我們可以永遠保留呢?死了不是都沒了嗎?

聖十字若望曾說過:「一切的受造物,與天主的無限存有相比,全是虛無。例如:受造物(礦物、植物、動物、人、天使)的所有美麗,與天主的無限美麗相比,是極至的醜陋;因為『姿色是虛幻,美麗是泡影』(箴卅1:30);受造物的一切恩寵和幽雅,與天主的恩寵相比,是極至的失寵和極至的粗俗;世上受造物的所有良善,與天主的無限良善相比,能稱之為邪惡;因為除了天主以外,沒有誰是善的(路18:19);世上的一切智慧與人類的才能,和天主的無限智慧相比,是純然的無知;根據聖保祿的教導:「在天主的眼中,今世的智慧是愚妄的」(格前3:19);世上所有的權勢與自由,和天主聖神的權勢和自由相比,是極至的奴役、憂苦和束縛;世上對世物一切的愉悅與意志的樂趣,和天主的一切愉悅相比,是至極的痛苦、折磨和辛酸;受造物的一切富裕與光榮,和天主的富裕相比,是極至的貧窮與可憐」[3]

所以,聖女大德蘭也說:「心有天主者,堅忍百事成,夫複何所求,有主心意稱」[4]。聖保祿教導我們,天主是「不可言傳的」(格後12:4),即人類語言所不能說出的;他所能說的只有:「天主為愛他的人所準備的,是眼所未見,耳所未聞,人心所未想到的」(格前2:9) 。

7. 那麼客觀上,讓我們完全幸福的東西應有什麼樣的特性?

應該是人的至善,應該是自足的善,應該是完美的善,並應該是人自身的善,而只有天主符合這些特性。只有天主能夠讓我們的幸福圓滿無缺。

8. 但是為了享見天主、享有永福,我們應該做些什麼呢?

我們應該讚美、崇敬、事奉我們的主天主,因而拯救自己的靈魂。

9. 我們真想拯救自己的靈魂,但是如果碰到一些障礙,例如:某些罪過、某些壞習慣,就應該怎麼辦?

應該求天主幫助我們排除障礙,遵守十誡,保留恩寵,永不離開他,因為是他邀請我們,是他願意我們得救,是他召喚我們。

10. 尋找我們生命的意義值得嗎

教宗聖若望保祿二世曾對⻘年說:「尋找真理、發現真理、因尋獲真理而歡欣,乃人生一大樂事,令人振奮不已。」而事實是,誰尋找真理,誰就是尋找天主,因為天主是永恆的真理。因此,所有尋找天主的青年,都會踏上一段振奮人心的探險之旅:「發現天主、發現福音、找到救主,我向你們保證,確實是一段奇妙的探險」[5],那就是認識耶穌基督的偉大探險!

對禱

對禱應是真正的談話,就如朋友與朋友,僕人與主人談心一樣;有時祈求某項恩寵,有時承認自己犯的某項罪過,有時訴說自己的心情,有時對某事請求指導。最後念一遍「天主經」。


[1] 《神操》書,第23號。

[2] 聖奧斯定,《懺悔錄》I,1,1。

[3] 《攀登加爾默羅山》1,4-7。

[4] 《詩集》,30;參閱:《天主教教理》,22。

[5] 聖若望保祿二世,《致坎培拉⻘年文告》,1993 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