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前導︰設想我獨自一人,在吾主耶穌及天朝神聖前,盼望知道作什麼事,更能中樂天主聖意。

第二前導︰求天主預備我的心,使我只盼望為天主最有光榮,為我的靈魂,最有益處的事情;也本著這個主題,選擇終身的地位,或整頓我的生活。

第一等人

聖依納爵設想了這麼三等人,都發了大財,了幾十萬幾百萬元的家業;但是他們發財的主意,不是純心為愛天主。如今他們都願意脫去貪戀財物的心情,為能在良心的平安中,找著天主妥妥當當的救靈魂。第一等人。空懷著這個盼望,口中不斷說願意,願意但是什麼方法也不用。

這第一等人,願意脫去貪戀財物的偏情,是空虛的願意,是沒有實效的願意,只是心中思念說︰若沒有這個偏情纔好呢!因為他不是真心願意,所以要緊的方法,他一樣也不用。我們若真願意救靈魂,整頓生活,該有的堅決的,真切的願意。

這第一等人,既然說他願意,所以他有天主的聖寵,是天主親自感動了他的心,叫他盼望作目己該作的事;他竟故意違背聖神的感動,能說不是辜負天主的聖寵麼?

再者,這第一等人,願意除去貪戀財物的心情,卻什麼方法也不肯用;所以他的貪情,到死也去不了。從此可知,人只有好主意,成不了聖人;必須按著自己的好主意,下手去作,纔能夠救靈魂,修成全。不實行的空泛主意,毫無價值。所以我們若蒙受聖寵的光照,認清了為救靈魂,修成全,有什麼當作的事情,千萬別如同這第一等人,委靡懈怠,讓聖寵神光白白過去。

第二等人

這第二等人,盼望脫去貪戀財物的心情,也願意用方法。只是他別的方法都肯用,只有一樣不肯用,就是他不肯棄絕他所得的財物。若是要他把所有的財物,全施捨給窮人︰無論怎麼樣,他也不依從。豈不知為脫去他貪戀財物的心情,使他在良心的平安中,找著天主,妥妥當當的救自己的靈魂。只有棄絕財物,甘心貧窮是個上策。他不先問問天主,就立定了必要保守財物的條件,這是勉強天主,隨從他的私意,如何使得呢!

這第二等人,為脫去貪戀財物的偏情,既然肯用方法,看來也算有主意。但是他的主意,還不算完全,因為那最合宜,最要緊的方法,他決意不肯用。吾主耶穌說過︰(瑪竇,六,24)人不能奉事天主,也奉事財物。人若把自己的心,分作兩半、一半愛天主,一半愛魔鬼︰魔鬼可能心滿意足,但是天主必不屑收納。

這第二等人,肯用幾樣方法,但是那最有實效的法子,他卻決意不肯用。這是發顯他不肯為天主,全全犧牲自己私情,待天主這樣小氣,為靈魂有大害處。這樣的人,總不能全心歸向天主,全找著天主。譬如禽鳥的爪,若被綑住,雖然是用很細的絲線,也不能任意飛了。我們也是一樣,若有戀愛人地事物的偏情,不肯勇敢割斷,或天主默感我們修某德行,作某苦工,我們不定志下手去辦,也不能妥當救靈魂,更不能修成全的德行。

第三等人

這第三等人,同前邊兩等人,大不一樣。他願意脫去貪戀財物的心情,是真實的,是無條件的。他所得的財物存留也可,棄捨也可。將來是存留?是棄捨?他不按著別的定主意,只按著聖寵的感動。怎麼樣更能多光榮天主,就怎麼樣定主意,因為光榮天主,是他在一切事上,惟一無二的方針。現今雖然還沒有棄捨財物,但是他的心已經不在財物上了。不但已經得了財物,他不戀愛,不拘什麼財物,他也不貪圖。

這第三等人的願意,是成全的,也是有實效的,如同聖保祿宗徒剛一回頭,向耶穌說的︰『吾主,你願意我作什麼呢?』聖保祿以前仇恨吾主耶穌;現今被天上的神威打倒在地,全心歸向吾主耶穌了。我們以前求虛榮,貪自在,忽略本分,偏愛人物,許多次得罪了吾主耶穌;但是天主壓伏了我們的驕傲,加給了我們困苦,叫我們所貪圖的得不到手中,如同聖保祿被天主打倒在地了,我們也該實心實意的,向天主說︰『吾主,你願意我作什麼呢?直到如今,我偏愛我自己,偏愛受造的人物,我愛你的心,恐怕還不夠一半;如今我全心愛慕你,專心奉事你。吾主,你願意我作什麼呢?』

這樣堅決的主意,在我們靈魂上,發生兩樣有益的效果。一、是天主的聖意未認清以前,雖然還沒有實際棄絕財物,但是我們的心已經不貪戀財物了。二、是天主的聖意顯示了以後,為定主意,我們不隨著本性的感動,只隨著聖寵的指引。為值得這樣的效果,固然應該完全犧牲自己。但是我們為光榮天主,為妥救靈魂,值不得這樣犧牲自己麼?請看世俗人,為奉事世上的人,還不怕犧牲自己;我們倒怕犧牲自己麼?吾主耶穌為愛我,為救我們的靈魂,受盡萬苦萬辱,釘死在十字架上,全全犧牲了自己!眾聖人聖女,為報答耶穌的聖愛,受了多大的苦難凌辱,貧窮患難?這些意思,都能激發我們的心火,為光榮天主,救己靈魂,甘心犧牲一切。

若是默想了這些道理以後,仍然覺著有難以犧牲的事物,有從心裡畏怕的苦辱,主意定不堅決︰聖依納爵勸人當著這樣的時候,簡直的求天主,加給自己本性所最不喜歡的事物;但是也同時求天主,賞賜能甘心承受的寵佑。這樣的祈求,為完全犧牲自己,最有效驗,在天主臺前,也最有功勞。

默想將完,再作兩旗默想的三個對禱。